2017年5月26日星期五
2017年5月15日星期一
動新聞:WannaCry是新混種的勒索軟件,不是透過用戶主動開啟電郵附件傳入,而是用電腦蠕蟲形式自動透過網絡入侵
動新聞:WannaCry是新混種的勒索軟件,不是透過用戶主動開啟電郵附件傳入,而是用電腦蠕蟲形式自動透過網絡入侵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20021939&category_guid=4104&category=daily&issue=201705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70516/566998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70516/56699043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20021939&category_guid=4104&category=daily&issue=20170515
動新聞:【WannaCry英雄】教育制度唔妥佢! 會考IT唔合格仲被停學
【黑客WannaCry】網絡攻擊全球損失80億美元! 黑客收得5萬贖金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70516/56699815【猖狂黑客】中咗招都死裏逃生 超渣電腦讓WannaCry「想喊」 |
2017年4月14日星期五
當小畫家遇上 AI?Google 話人人都可以隨意畫
http://m.ringhk.com/news2.php?id=14854
當小畫家遇上 AI?Google 話人人都可以隨意畫
對一般人來講,响電子產品上要佢畫圖,就算畀你用到貴價畫板,都一樣係畫到 d 線雞飛狗走!之不過,多得人工智能,就算你只係大概簡略咁去畫,電腦都可以幫你根據你所畫呢幾筆推算你到底想畫乜,之後你就可以一 click 交畀電腦畫出一個既標準又大方得體的圖像了。
2017年4月10日星期一
機械人洗碗快手過真人 兼慳成本 (香港; 1:17)
http://hk.on.cc/hk/bkn/cnt/finance/20170410/mobile/bkn-20170410161518741-0410_00842_001.html
科技商機:機械人洗碗快手過真人 兼慳成本
(香港; 1:17)
04月10日(一) 16:15


自從香港實施最低工資之後,如今餐飲業想請個洗碗工都變得更加困難,洗碗工薪金隨時比要求大學畢業的工種更優厚。其實,日本面對同樣問題,但現在日本缺乏洗碗工的情況料快將可以紓緩了。事關日本大型牛肉飯連鎖店吉野家目前已引入一款一條龍的洗碗機械臂設備,不但會自動清洗用過的餐具,甚至更會將碗碟分類擺放好。
據了解,吉野家今次引入洗碗機械臂是由機械人生產商Life Robotics Inc.負責生產,目前已經引入東京其中一間分店內,將來會視乎情況擴展至其他分店。留意該機器的主要部分是一隻機械臂,不過它並不是會以「手」拿起碗碟逐隻清洗,反而整個裝置會連同一部洗碗機及運輸帶。
至於整個過程則是工作人員先用水簡單過一過用過的餐具,然後放上運輸帶後便會進入洗碗機內,接着清洗完畢後碗碟便會運送到機械臂前,此時透過鏡頭及圖像識別技術,機械臂便會自動將碗碟分門別類堆疊擺放好,毋須人再去處理。
日本吉野家公關部負責人表示,引入機械臂的目的是希望減低勞動成本,同時洗碗工作交由機械人處理,可以減少員工被餐具割傷,以及長期曝露在水及油等環境下對身體帶來的負擔(如雙手變得粗糙)。取而代之員工可更專注於樓面服務,藉此可提高顧客的滿意度。而隨機械臂的引入,預計每日洗碗時間將可由目前約2.3小時縮短至1.8小時,而最終目標是希望可以削減78%時間。
對於吉野家引入洗碗機械人,市場認為洗碗工作交由機械人做最好不過,員工可轉做其他更有價值工作,未必不是好事。
事實上,瑞銀財富管理最新報告預測,在人工智能(AI)帶動創新的潮流下,亞洲地區中長期將有3,000萬至5,000萬個工作職位受影響,但隨之而起的新工作機會將可緩減有關影響。所以機械人取替人類工作,也不定要向負面處想。
中大手術機械人 片皮鴨式切腫瘤
中大手術機械人 片皮鴨式切腫瘤
最近幾年經常發生人為醫療失誤,呢啲事當然大家都唔想見到,究竟有咩方法可以避免?
現時機械人已經可以協助做手術,並且是醫學界未來發展的方向。機械人不僅準確度較高,可以有效減低手術意外風險,而且可以減低醫生的負擔,提高效率。香港中文大學研發了3個機械人助手,其中骨科手術機械人已為十多名病人做手術,其他機械人則需要動物試驗和臨床實驗,大約2-3年內可以正式應用。
依家手術機械人都係需要醫生人手操作,但係希望將來有一日可以發展為自動化機械人去做手術,拯救到更多受苦的病人。
IBM 的人工智能系統「Watson」
當病入膏肓,連醫生都無能為力時,可以靠邊個呢?日本有位病人患有罕見的急性骨髄性白血病,接受一系列化療都無效,而且病情仲突然惡化,但最後可以痊癒。究竟佢係點樣渡過呢個難關?
這次全靠IBM 的人工智能系統「Watson」,在病者病情惡化時,使用醫院提供的病人基因數據,與全球二千萬個癌症研究紀錄進行比較,結果只用了10分鐘就從當中準確地判斷其病症,最後斷定病人在原有療程中引發了「二次性白血病」,最後緊急變更化療配方並成功穩定病人的狀況。
呢次事件,AI人工智慧成功救人一命,亦係第一次係日本透過AI搶救病人的案例,掀開醫療界的新一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