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0未識搵錢先識洗錢Part 1 of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rFerXBBL4A
20131210未識搵錢先識洗錢Part 2 of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dteiGc8to
2014年5月9日星期五
鏗鏘集 - 見窮不見貧 2010-11-08 日本 窮忙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W48Brbr68 2010-11-08 鏗鏘集; 見窮不見貧
日本 窮忙族(一) 拼命工作也無法擺脫貧窮-追蹤「窮忙族」的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zCOZKG8QA 窮忙族(二)靠努力就能擺脫貧窮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dU1icE1l0 窮忙族(三)解決之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3-ROM4mso 窮富翁大作戰2: 窮學生,富學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c_UAKFLMc
日本 窮忙族(一) 拼命工作也無法擺脫貧窮-追蹤「窮忙族」的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zCOZKG8QA 窮忙族(二)靠努力就能擺脫貧窮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dU1icE1l0 窮忙族(三)解決之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3-ROM4mso 窮富翁大作戰2: 窮學生,富學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c_UAKFLMc
2014年5月8日星期四
Symantec:防毒軟體已死,未來重心將落在「受駭」的損害控制部分
連先驅 Symantec 都對防毒軟體這塊市場的發展不抱任何發展期待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該公司資深副總裁 Brian Dye 在一次訪問中提及,包括自家的 Norton 現有防毒軟體都終將走向「死亡」。
原因,是因為以往可以有效保護使用者遠離病毒與惡意軟體侵襲的防毒軟體,其實現在真正有效擋下的部分已經不到一半了(正確地說,是僅剩 45%);也因此,對駭客而言,要入侵一部個人甚至是企業的電腦都已非難事,所以現在的防範措施都已經逐漸由完全防堵,轉至將傷害減至最小的「損害控制」。
不過儘管需要轉型,事實上我們仍然需要俱有找出並且終結 malware 惡意軟體的軟體技術,才能相輔相成地解決「受駭」問題 -- 而從財務方面看的話,畢竟 Norton 的收益還是占了該公司的 40%,所以短期內 Symantec,應該還是不會輕易放棄這方面的產品才是,更別說損害控管是針對大企業的服務,咱們個人還是要靠防毒軟體還有良好的使用習慣才能遠離病毒... 是說,我們也不是每天可以見到還在經營本業的人說自己的產業已死的,但真要沒了防毒軟體相信對很多人而言還是會很沒安全感的吧?-- 即便明知它的效益不彰,卻還是需要它...(總覺得好像有點悲哀啊~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David Orcea]
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Oculus Rift Horror Game
WARNING: EXTREMELY SCARY | Terrorift (Oculus Rift Horror Ga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0Z7sd3nwI#t=351
Alone | (MUST WATCH!!) Amazing Oculus Rift Horror Ga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YvewljW7Lg
2014年5月5日星期一
偷竊虛擬武器令少年玩家跳樓 (text only)
2002年10月18日
【本報訊】一名十六歲少年不堪黑客入侵,盜去心愛網絡遊戲的武器憤而自殺悲劇,揭示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尋求成功感逃避現實,有機迷直言為取得心頭好,不眠不休連玩三十小時都是閒事。警方發言人強調,偷竊網絡遊戲上虛擬財富,如同干犯黑客罪,呼籲青少年勿以身試法。
分分皆辛苦
據一個網絡遊戲討論區昨日所載,自殺死亡的梁浩賢是一名武俠遊戲迷,生前正玩一套時下流行的《金庸群俠傳》遊戲。對死者因心愛武器被盜自殺,網絡遊戲發燒友普遍表示惋惜,並指玩家遇到黑客「網絡大盜」盜竊經常發生,為此犧牲性命實在不值得。
該發燒友指出,網絡遊戲最吸引之處就是要不斷殺敵取分和寶物才獲升級資格,不過要取得寶物卻非易事。他解釋說,愈高層次出現的怪獸和敵人,便包含愈多寶物和分數,他曾試過連續三十小時不眠不休,反覆多次才能成功殺掉怪獸取得寶物,所以可說分分皆辛苦,全都凝聚玩家的心血;因此黑客擅自入侵玩家網絡,偷去辛苦得來的武器財富,如同取去玩家生命。
據知,網絡偷竊案件近月有上升趨勢,不少網絡遊戲發燒友中招失竊,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技罪案組已聯絡有關遊戲的香港伺服器供應商提供協助,追查受害人的電腦網頁記錄,務求緝捕「網絡大盜」歸案。根據警方資料,今年首五個月發生一百二十多宗電腦罪案中,警方曾拘捕包括青少年黑客,警方指出黑客罪屬嚴重罪行,若罪成最高可判入獄五年,呼籲青少年勿以身試法。
分分皆辛苦
據一個網絡遊戲討論區昨日所載,自殺死亡的梁浩賢是一名武俠遊戲迷,生前正玩一套時下流行的《金庸群俠傳》遊戲。對死者因心愛武器被盜自殺,網絡遊戲發燒友普遍表示惋惜,並指玩家遇到黑客「網絡大盜」盜竊經常發生,為此犧牲性命實在不值得。
該發燒友指出,網絡遊戲最吸引之處就是要不斷殺敵取分和寶物才獲升級資格,不過要取得寶物卻非易事。他解釋說,愈高層次出現的怪獸和敵人,便包含愈多寶物和分數,他曾試過連續三十小時不眠不休,反覆多次才能成功殺掉怪獸取得寶物,所以可說分分皆辛苦,全都凝聚玩家的心血;因此黑客擅自入侵玩家網絡,偷去辛苦得來的武器財富,如同取去玩家生命。
據知,網絡偷竊案件近月有上升趨勢,不少網絡遊戲發燒友中招失竊,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技罪案組已聯絡有關遊戲的香港伺服器供應商提供協助,追查受害人的電腦網頁記錄,務求緝捕「網絡大盜」歸案。根據警方資料,今年首五個月發生一百二十多宗電腦罪案中,警方曾拘捕包括青少年黑客,警方指出黑客罪屬嚴重罪行,若罪成最高可判入獄五年,呼籲青少年勿以身試法。
機迷母認屍
前日自殺輕生的中五重讀生梁浩賢,亦是網絡遊戲迷,經常埋首電腦前打機。哭腫雙眼的梁母,昨晨由親友陪同到殮房認屍後,返回葵盛東
寓所路祭,希望兒子安息。梁童就讀中學的師生昨日亦就事件默哀悼念,其校長表示關注學生沉迷網絡遊戲,以及遊戲會對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
曾對青少年上網打機習慣進行研究的九龍明愛社區中心註冊社工羅紀麟昨日表示,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可能與現實生活不如意有關,他指出部份讀書成績欠佳的學生都是打機高手,他們多數不受家人和學校重視,但透過網絡世界卻可尋回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滿足感,情況令人關注。
前日自殺輕生的中五重讀生梁浩賢,亦是網絡遊戲迷,經常埋首電腦前打機。哭腫雙眼的梁母,昨晨由親友陪同到殮房認屍後,返回葵盛東

曾對青少年上網打機習慣進行研究的九龍明愛社區中心註冊社工羅紀麟昨日表示,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可能與現實生活不如意有關,他指出部份讀書成績欠佳的學生都是打機高手,他們多數不受家人和學校重視,但透過網絡世界卻可尋回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滿足感,情況令人關注。
2014年5月2日星期五
[行騙] 浸大內鬼刪改同學選科 text only
[行騙] 浸大內鬼刪改同學選科
浸大內鬼刪改同學選科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電腦系統戶口被「內鬼」入侵,三名男女學生的戶口上月發現被人入侵,刪改選科資料,但校方個半月均沒有報警,直至昨日三學生認為事態嚴重,要求校方報警,警方接報後迅速採取行動,拘捕一名涉案男生,揭發是同學院同學所為。

浸大揭發有學生入侵同學電腦戶口刪改資料。
受害學生一男兩女,為本地學生,男生姓陳,女生分別姓馬及姓吳,三人均為廿二歲,是浸大社會科學院三年級本科生。涉案被捕男生(廿三歲),亦是社科院學生,他涉嫌不誠實使用電腦罪被扣留調查。
消息稱,三名學生九月初開學時透過學校電腦系統,揀選了本學期修讀的科目。豈料,同月十七日收到學校發出的電郵核實選科資料時,發現多個科目與自己所選有異,立刻向校方更正選科資料。
由於三名學生以私人密碼選科,應無人可以竄改其資料,懷疑有人盜用他們密碼犯案,校方一直沒有報警處理。昨晨九時許,校方應學生要求報警,交由九龍城警區刑事偵緝隊調查,懷疑是同一學院一名學生所為。傍晚六時許,探員在紅磡拘捕一名涉案男生,帶返警署扣留調查。
據悉,浸大學生入讀後,會獲發一個學生電腦系統戶口和密碼,戶口內儲存了學生的身份證號碼、學生編號、住址等個人資料。學生無論選科、查看成績或向學校索取資料,都可用設定的密碼進入電腦系統進行,但不涉及金錢交收,有關戶口直至畢業才被停用。
疑為增選修科入讀機會
據了解,浸大社會科學院熱門科目經常「爭崩頭」,選讀了未必一定獲得取錄。警方相信涉案學生為了增加獲取錄機會,盜用同學密碼竄改他們選修的科目資料,增加選讀機會。不過,警方亦不排除有人惡作劇所為,現正深入調查。
據了解,浸大社會科學院熱門科目經常「爭崩頭」,選讀了未必一定獲得取錄。警方相信涉案學生為了增加獲取錄機會,盜用同學密碼竄改他們選修的科目資料,增加選讀機會。不過,警方亦不排除有人惡作劇所為,現正深入調查。
浸大發言人表示,因事件已經報警,現時不便作出評論,大學會全力協助警方調查。發言人強調,浸大一向有處理個人資料和機密資料的守則,並上載人事處和學生事務處網頁。就此事大學再次提醒教職員和學生,處理資料時必須遵守大學守則,並定期更改個人密碼。
中大學生盜名上網候判
【本報訊】一名會考優異的中文大學會計系男生,盜用他人互聯網站帳戶資料,於過去九個月內使用上網服務,令事主損失千多元服務費。被告昨在荃灣裁判法院承認使用電腦導致他人損失罪,裁判官指被告的罪行等同干犯爆竊,考慮他背景良好,押後五月九日取閱服務令及感化報告始判,頒令被告賠償事主損失。
被告林瑋錚,二十歲,中文大學會計系學生。警方調查後,於被告青衣長發
寓所拘控被告,他在警誡下承認干犯本案,有關事主的網站帳戶及密碼資料,乃在互聯網搜尋得來,但只作自用上網。
案件編號: TWCC342/2003
被告林瑋錚,二十歲,中文大學會計系學生。警方調查後,於被告青衣長發

案件編號: TWCC342/2003

訂閱:
文章 (Atom)